齐齐哈尔学校大全齐齐哈尔大学大全齐齐哈尔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地址:
  • 电话:
  • 邮编:161000
  • 网站:
点击查看“齐齐哈尔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编辑

齐齐哈尔大学(Qiqihar University )(简称“齐大”)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1995年6月,原齐齐哈尔轻工学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并入齐齐哈尔大学城,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2月,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和黑龙江省化工学校并入齐齐哈尔大学,2004年克山师范专科学校被齐齐哈尔大学合并。2007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08年荣获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齐齐哈尔大学具有60年的办学历史,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她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迩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3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花园式学校,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和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是黑龙江1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学校领导

编辑

现任校长

马立群

马立群,男,汉族,1961年6月生,籍贯河北唐山,出生于黑龙江肇东县(现肇东市),1977年8月参加工作,省科学院石化所合成胶粘剂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齐齐哈尔大学校长。

1977年8月-1978年3月肇东农机青年点知青

1978年3月-1982年1月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化工系学生

1982年1月-982年9月肇东毛纺织厂技术科技术员

1982年9月-1985年10月省石化所合成胶粘剂研究生

1985年10月-1986年10月省石化研究所见习研究员

1986年10月-1991年10月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教师

1991年10月-1993年2月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劳动服务公司技术科副科长、经理助理

1993年2月-1995年7月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副主任

1995年7月-1996年11月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主任

1996年11月-1999年1月齐齐哈尔大学轻工学院副院长

1999年1月-2000年11月齐齐哈尔大学副校长

2000年11月-2008年12月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08年12月10日开始担任齐齐哈尔大学校长。

现任党委书记

李海红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8月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职大学毕业。曾任铁力县第一中学教师,共青团铁力县委副书记,县政协常委,普法办副主任,黑龙江青年干部学院教师、青工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培训科副科长、青工理论教研室主任,团省委组织部正科级巡视员、副部长、青工部副部长,1996年7月任青农部部长,1997年4月任团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2年12月任团黑龙江省委副书记。2011年3月任齐齐哈尔大学党委书记。

学校地址

编辑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j建华区文化大街42号

邮编:161006

学校校训及校徽

编辑

养正毓德,精存自生

“养正毓德”源于《易经》。《易经-蒙卦-彖辞》曰:“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蒙卦-象辞》曰:“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毓,即育。《易经-蒙卦》提出的“养正”教育理念,即希望教育者注重培养学生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作为最古老的教育思想而影响着中国。清高宗乾隆就曾手书“养正毓德”以为上书房的匾额,清世宗雍正又题写了楹联曰:“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教育皇胄加强修身,以承继大统。作为大学,它不仅产生思想和学问,更重要的是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道德良知的公民这一神圣责任。英国的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礼记??大学》开篇也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垢纳新,从而趋于善(合目的性)的至高境界。因此,大学的首要职能就是涵养人的德性,使人成其为“人”;而培德育人,养正至关重要。“正”,代表真善美价值取向的矛盾主要方面的控制力。唯其正,才能决定事物的真善美品质,才能使事物稳定、和谐。正,是正道,是千古人间光明之途,代表着人类恒久向往和追求的真善美和谐的至高理想。大学培养学生纯正的品质,引导他们坚守正道,这是神圣而伟大的功业。正,是正气,是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人心善恶,品格高下,皆为胸中正邪两气相搏的结果。《孟子??公孙丑上》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大学惟涵养正道、正气,方能培育师生壁立千仞的正义人格,无愧矗立于天地间的人。

“精存自生”语出《管子??内业》。管仲(前725-645年)任齐国宰相,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管子》一书。《管子??内业》曰:“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管子》认为,在物为精,在天为气,在人为德。凡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可缺少精气神;就人事而言,既为人性道德的本原,亦是事业昌茂的渊泉。人生活于世间,不仅是血肉之躯的生理存在,也是精神生产的文化存在,这就更需要这样一种气:志气、骨气、正气、锐气;事业发展亦有赖于这样一种气:豪气、人气、士气、大气!有了这种精气神,生命之树自可生生不息,事业之花亦会精彩纷呈。假若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强意志,没有“十载寒窗积雪余”的坚韧求索,没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坚定执著,我们这所地处北国边陲的大学不可能创造出今天的辉煌;正是凭借这种争气的精神,我校方得以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55载的办学实践昭示:有此精气神,个人自可安身立命,事业也会兴旺昌盛。

“养正毓德”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发展人。我们基于此种教育理念,通过此教育过程,来实现学生未来“精存自生”于天地之间的目标

学校贴吧

编辑

百度齐齐哈尔大学贴吧被改版成新版大学贴吧,无法直接发帖。2010年5月1日,环湖菜园贴吧成立,聚集了齐齐哈尔大学的学子,成为齐齐哈尔大学学子又一网上交流讨论的平台。环湖菜园吧欢迎老师和同学校友们以及考生和家长们讨论齐齐哈尔大学的有关话题,以及大学生活的有关话题,本着团结互助的精神,创造一块属于所有关心齐齐哈尔大学的人们的网上讨论空间。现在齐齐哈尔大学贴吧又恢复正常贴吧。

学校历史

编辑

齐齐哈尔大学具有60年的办学历史,1995年,国家教育部(当时称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教计[1995]126号文件,决定将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和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两校合并,组建省属多科性普通高校;1996年11月,齐齐哈尔大学正式组建。他的高等教育的前身是原齐齐哈尔轻工学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和克山师范专科学校等三所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两所中专学校并入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化学工业学校,1959年调整为齐齐哈尔化工学院,1977年调整为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当年恢复高考时,齐齐哈尔轻工学院设置了6个专业,分别为:硅酸盐工程、制糖工程、化学纤维、分析化学、轻化工机械、轻工生产自动化。第一期只有4个专业(制糖工程、化学纤维、轻化工机械、轻工生产自动化)招收学生194人,在校生为330人。至1985年,专业设置增加到10个(83年增加食品工程、企业管理工程,85年增加精细化工、化工设备与机械),在校生达到1200多人。建院初期,教职工404人中,专任教师为141人,只有36人为讲师职称;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50人、大专42人、中专49人。学院占地面积316.05亩,建筑面积26251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8.4万元,万元以上设备仅1台;图书馆藏书40893册。至1992年,学校的固定资产达到了4108.3万元,取得科研成果2项,均获黑龙江省科学大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是省属多科性高等师范学校,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校址在原朝鲜技术学院旧址。1970年12月升为本科院校。1977年恢复高考时,设有8个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政治、数学、物理、化学、农基、体育,招收学生502人,在校生人数达到1563人;在575名教职员工中有专任教师224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50人;学校占地面积10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46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38440册;仅有的1个科研项目《马属动物中草药麻醉手术》初步获得研究成果。

克山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47年,其前身为德都萌芽乡村师范学校。1950年,毛泽东主席为其题写校名“萌芽学校”。1952年搬迁至原克山农业学校旧址,改名为克山萌芽初级师范学校,1954年改名为克山师资学校,1956年改名为克山师范学校,1966年学校再次更名为萌芽学校,1969年停办,1970年恢复萌芽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时,学校设中文、数学和化学3个专业,首届大专生133人于1978年5月入学;当年在校生1190人(含中师生)、教职工113人,其中专任教师69人(42人为大专学历);至1980年学校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13616平方米。1977年图书馆藏书仅有20000册,至1980年,学校的图书馆藏书达到5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万元。

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原名为齐齐哈尔市商业学校,始建于1962年,至1966年文革期间停办,1973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复校。1974年8月学校正式定址到现在地址—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明海公路116号。1978年开始建设8000平方米教学楼,1980年11月落成使用。1995年学校更名为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1998年学校被确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始建于1978年,10月23日,黑龙江省化学工业学校正式开学,迎来了经过全国高校统一考试录取的120名学生。1979年11月,学校由榆树屯搬迁至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明海公路118号。1983年7月教学楼竣工,随后陆续建成了实验楼、化工原理实验楼、仪表实验室、高分子实验室,专业陆续增加到七个。1998年,学校学制改为四年,1999年,学校被省教委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30年沧桑,昭示着齐齐哈尔大学的奋斗历程。回顾几十年的创业史,可以看出,是历史铸就了辉煌,而辉煌的历史却记录了创业者的艰难历程。齐齐哈尔大学今日的辉煌,是齐齐哈尔大学及合并、并入齐大的5所院、校的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在上级领导机关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带领广大师生员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抢抓机遇,不断攀登的结晶。如今,齐齐哈尔大学党、政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两万多师生员工,正以更博大的胸怀,更宏伟的气魄,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坚实雄壮的步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齐齐哈尔大学的明天会更壮丽、更辉煌。

院系设置

编辑

近年来,齐齐哈尔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有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理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育与传媒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哲学与法学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2个学院;还有计算中心、网络信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大学英语教研部、图书馆等教学教辅单位;学校与国际SOS儿童村组织合作创办了格迈纳尔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称为应用技术学院)。

哲学与法学学院

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和实践统一,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基础;凝练专业学科方向,优化整合师资队伍,构建和谐和具有特色的学院。 学院下设哲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政治教育5个系;专业覆盖哲学、法学、教育学三大学科门类,哲学专业可授哲学学士学位,法学专业可授法学学士学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社会工作专业可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可授法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创建于1958年,法学专业创建于1993年,以上两个专业均为省内最早设立的学校之一。学院现有校级精品课1门,校级优秀课6门,校级重点建设课5门。 学院现已建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齐齐哈尔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齐齐哈尔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同时还建有模拟法庭、电子政务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室和学院资料室。 学院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副教授3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6人;硕士生导师5人;国家、省级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10 人;校级名师1人。学院教师近五年主持或参加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省级教研项目5项,校级以上教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被检索或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20余部;累计科研和教研经费30余万元;获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省市级科研、教研奖励20余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人次,主办国家级学术会议3次,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20余人次。 学院现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本科学生七百余人。学院几十年来培养了2000多名优秀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工作在国家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近几年学院毕业生的考研通过率、公务员通过率、司法考试通过率均达到省内同类专业较高水平。其中2010届哲学专业学生中报考研究生同学的录取率达到100%,占应届毕业生的60%;2010届法学专业学生中报考司法考试同学的通过率达到60%、报考公务员同学的进入面试率达到50%。学院最大的特色是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立足于服务基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理学院

理学院下设数学系、物理系、地理系、高等数学教研部和物理实验中心5个教学部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非师范类)、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师范类)、地理科学(师范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5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34人, 其中博士、硕士学位46人。教授、副教授48人,讲师55人。学院科研成绩显著,张永春教授撰写的《数学课程论》为我国第一部《数学课程论》专著,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近年来,承担与参加国家、省等各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有大学精品课、优秀课多门,出版著作(教材)21部。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人文学院是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科集中的学院,具有50年的办学历史。齐齐哈尔大学成立后,1999年组建文史学院;2001年更名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04年命名为人文学院。2010年更名为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学院现有文艺学和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中日关系史和科技与社会两个校级研究中心;“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常务办公机构设在学院的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心。

学院下设中文、历史2个系,有汉语言文学(含师范类)、历史学(师范类)2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为校重点专业;有省级精品课2门,校级精品课1门,校优秀课7门,校重点建设课13门。

学院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11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9人,讲师37人,助教2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3人,现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12人,教授、副教授中,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

学院始终坚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思路,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了稳固的教学实习基地;注重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严格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坚持以科研促教学,近三年来科研成果不断增加,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学院教师主持和参加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60余篇,其中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历史档案》、《世界历史》、《中共党史研究》、《理论前沿》、《文艺报》等中文核心期刊、报纸上发表学术文章67篇,出版著作31部,获省部级、市厅级奖励50余项。

学院历届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广博,基本技能过硬,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宽阔的就业面,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院教师共同的努力,我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了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六届劳动模范大会先进集体(2005.4)、校“树形象、创一流业绩”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党组织(2005.6)、齐齐哈尔大学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2005.9)、齐齐哈尔大学文明单位标兵(2005.12)、齐齐哈尔大学先进党组织(2006.6)、齐齐哈尔市先进教工之家(2006.4)等荣誉称号。

外国语学院

外语学院办学历史较为久远,其英语专业创建于1962年。现有英语系,俄语系,日朝系和大学英语部4个系(部)有英语,俄语,日语,朝鲜语4个本科专业;其英语(师范类)专业自1989年以来一直是省重点专业;有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俄语(师范类)主业是校级重点专业,有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以育人为本,经过多年的积淀,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身显著的特色---培养基本功扎实,听说领先,读写译并重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外语专业人才。

现有教职员工15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1人,硕士生导师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2人,在读博士4人。学院常年聘请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奥地利等国家的20多位外籍教师前来任教、讲学,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近几年,学院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教师也明显增多,学校每年都排选骨干教师到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进修,学习或访学。

其中,英语专业是国家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下的专业,多位教师教授具有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博士生学位,实力不言而喻。

历年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过级率均超出国家平均率,水平较高。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齐全,办学条件完善,自主使用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8个,计算机室1个,音响设备齐全,影视资料丰富;建有图书资料室,教师和研究生阅览室,藏书及音像资料30000余册(盘)。学院拥有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可以直接收到美国CNN,CBS,英国BBC,日本NHK,俄罗斯远东电视台,韩国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学生可在教室直接收视外国电视节目。

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院理念。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注重科研的开发和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50余部,主持并完成课题100余项,获国家,省,市级各种奖项10余项;有校级精品课3门,校级优秀课10门,校级重点建设课8门。学术研究与教学的良性互动为学院的发展积淀了丰厚的学术基础。

学院承担全校公共外语的教学任务。我校公共外语采取分级教学,并实施多种电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极佳,成果喜人,学生大学外语过级率逐年提高。

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外语人才,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各条战线上,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坐落于闻名遐迩的丹顶鹤的故乡、中国魅力城市、风景秀丽的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艺术设计、美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优越的教学环境、先进完备的教学设施、具有奉献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为培养既有广博科学文化知识,又有深厚艺术修养、技艺高超、创新能力强的艺术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下设工业产品造型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系、美术系(师范类)、绘画系、艺术理论教研部,艺术实践中心。学院有艺术学、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和工业设计工程四个硕士点,艺术设计专业为国家教育部第四批特色专业建设点、黑龙江省重点专业。现有本科生1895人,硕士研究生170余人。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9人,并聘请国际、国内知名客座教授40余人。教师中有国内知名的艺术设计教育专家,有在国内外艺术比赛获奖的中青年教师。学院注重学术交流、学术氛围浓厚,经常邀请来自德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奥地利、韩国、马来西亚、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知名学者来学院讲学或任教。与韩国朝鲜大学、日本新泻大学、俄罗斯多所高校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出国学习、讲学。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现代设计专家论坛以及“金鼎杯”中国首届亚麻服饰设计大赛,承办了全国首届玻璃艺术研讨会,中国12位著名国画家“翰墨境界”展览,中德设计教育论坛和连续七届中韩美术文化交流展等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与展览。学院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改革办学模式,使教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影响持续增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团队的领军人物、联想集团(北京)副总裁姚映佳就是我院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各专业的CAD教室、服装设计实验室、雕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美术作品展厅、天光教室以及充足的教学器材、设备等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在大学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全院师生秉承“学院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干部以奉献为荣、学生以成才为志”的院训,团结奋进,拼搏进取,正为把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特色艺术人才培养基地而奋斗。

音乐与舞蹈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是黑龙江省音乐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创建于1975年。现设有音乐教育系、管弦系、声乐系、键盘系、舞蹈系。246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设施齐全,有现代化的数码钢琴集体教室、电脑音乐制作教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欣赏室、现代化音乐厅、舞蹈厅、排练厅、录音棚及150个琴房等教学实践场所。目前,音乐与舞蹈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00人,专业教师8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教师23人。音乐学、舞蹈学、戏剧戏曲学3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教师中有多次获得国际、国家级指挥金奖的指挥家,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音乐教授,有海外归国的高学历教师,有多位在国家级和省级大奖赛中获奖的青年教师,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另有省级特色专业,其中,《合唱指挥》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歌曲写作与改编》、《民族民间舞蹈》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多年来,学院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不断借鉴国内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近四十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学院注重学术交流,学术氛围浓郁,曾聘请来自俄罗斯、奥地利、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音乐家以及国内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或任教,并与俄罗斯等国高校进行合作办学。中国音乐学院与齐齐哈尔大学共建“青年社会实践基地”在我院落成。学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2006年教育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中,受教育部委托,我校交响乐团和学院部分师生在黑龙江省十所高校进行了巡回演出;同年参加了第四届全国特奥会闭幕式演出;2008年,在第29 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中举办了齐齐哈尔大学专场音乐会,赢得了社会各界很高的赞誉;同年,我院张晓红教授编导的三人舞《跋涉》参加了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获优秀表演奖;我院青年教师张喜秋2009年在“凡奇·上京国际”杯第十三届黑龙江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得美声唱法第一名,2010年荣获“蓝色经典·天之蓝”杯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美声组优秀奖(第八名)。张喜秋在“神州唱响”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声乐展演中以绝对优势摘得教师美声组第一名桂冠,证明了其雄厚的实力,同时我院也获得“组织奖”。“玛利亚·卡拉斯”国际声乐大奖赛中国选拔赛二等奖(第五名)。另外,学院教师合唱团、学生合唱团、民族管弦乐团、舞蹈团、军乐团、保持着完整的建制,长期活跃在舞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每年在我校音乐厅举行教师及学生专场音乐会30余场,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艺术才华在此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里的教师德高敬业、殚精竭智培养人才。尤为可喜的是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在教学或艺术实践中已崭露头角,他们的茁壮成长预示着学院未来的希望与辉煌;立志成材、勤学苦练、创造卓越已成为音乐学子的共同追求和愿望。学院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材,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体育学院

学院现有教师16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4人,并聘请国际、国内知名客座教授20余人。教师中有国内知名的艺术设计教育专家、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音乐教授、有多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指挥金奖的青年指挥家、还有在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赛中获奖的青年教师。

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自1972年开设体育教育专业以来,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现已从原省内招生发展为面向全国招生,从100余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籍学生500多人;专业增至三个。30多年的办学历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体育专门人才。悠久的办学历程,扎实的专业特色,完善的教学设施,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享有盛誉的体育学院。

教育与传媒学院

教育与传媒学院下设教育学系、教育技术学系、应用心理学系、广播电视新闻学系、新闻学专业教研室和一个实践中心。拥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教育学、文学三大学科门类。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是齐齐哈尔轻工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983年9月建立。1996 年齐齐哈尔轻工学院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合并齐齐哈尔大学后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1 年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五个系:工商管理系、财会系、经济贸易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六个本科专业、一个硕士点(企业管理)、一个省重点专业(工商管理);九个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企业经营模拟对抗实验室、案例教学室、企业管理实践中心、工商管理重点专业综合研究室、模拟法庭。

现有专任教师83人,教授7人、副教授23人、讲师33人、助教20人,博士、硕士67人。在校生2852人,是学校较大的学院之一。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原名机械工程学院(在最近一次院系调整中更名)是齐齐哈尔大学建立最早的学院之一,机械学院下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及金工实习中心。其中,机械系下设:制图教研室、力学教研室、专业教研室;金工实习中心下设:金工培训基地、实验中心。学院现有三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知识和学科结构合理,思想素质好,学术造诣深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3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25人,讲师7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23人。现有学生数1443人。这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

所属学校—齐齐哈尔大学?介绍

编辑

齐齐哈尔大学(Qiqihar University )(简称“齐大”)由相邻的齐齐哈尔轻工学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于1995年6月合

并而成,2004年克山师范专科学校被齐齐哈尔大学合并。具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她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迩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花园式学校”称号和“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设有63个本科专业,隶属10个学科门类,其中英语专业为教育部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英语、生物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工商管理、应用化学,生物工程、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等10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3个一级学科、31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应用化学、遗传学和分析化学3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是工程硕士授权单位;学校已通过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发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产品(玉米)深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豆精深加工研发中心、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发中心、通用聚合物复合改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个中心为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精细化工实验室和农产品加工实验室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培训中心和粮油食品加工技术培训中心为省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学校还拥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并在北京设有研发中心。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6-03-14 03:14:43发表

    在这续的本科,成人的...班主任还行~ 老师也还行~ 就是考试的时候太不人性化了...老师也是有病,平时管的不严吧 一到考试就和我们较劲 这不是和自己的升学率过不去嘛...唉... 没辙没辙的! 还好眼瞅着就要毕业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