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的前身是黑龙江省政法干部学校和黑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1946年建校,培训公安和政法干警。1978年开始中专学历教育,其中1984年-1989年举办了6年专科班(痕迹检验和刑事侦察专业)。1998年——2003年与黑龙江大学合作办学,成立黑龙江大学警官学院,培养专科层次的预备警官。2003年3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同时作为黑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是黑龙江省中级警官的培训基地。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松花江北岸哈尔滨利民开发区,占地面积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83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刑事技术实验楼、图书馆、干部培训楼、现代教育中心等办公、教学和生活设施,还有查缉战术训练馆、篮球馆、体能训练馆、射击馆、游泳馆等完善的警察战术训练场馆,以及标准田径场、障碍训练场、汽车训练场和各种球类场地,并建有人工湖、假山等文化娱乐设施,校园布局合理,各种建筑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有着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学条件。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黑龙江版图上,曾先后设有黑龙江、嫩江、松江、合江、绥宁(牡丹江)五省和哈尔滨市(特别市)。从1946年开始,哈尔滨市成立了公安干部学校,其余各省都分别举办公安人员训练班和除奸保卫训练班。随着五省一市合并为黑龙江省和松江两省后,1950年2月,两省分别成立了各自的公安干部学校。黑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最初设在齐齐哈尔市,松江省公安干部学校最初设在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1952年8月迁至双城县。 1954年8月黑、松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两省公安干部学校也随之合并,为黑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校址设在齐齐哈尔市,隶属省公安厅,校长由省公安厅厅长赵去非兼任。
1955年5月,按照公安部的规定,学校改称黑龙江省公安学校。1957年3月,学校由齐齐哈尔市迁至哈尔滨市和兴路。
1959年5月,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公检法三机关干部的培训,经省委研究决定,将设在齐齐哈尔市的原黑龙江省政法干部学校与黑龙江省公安学校合并,成立黑龙江省政法干部学校,校址设在哈市和兴路。学校规格由处级升为副厅级,隶属省委,由省委政法部分管,校长由副省长李延禄兼任。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被迫停办。1969年5月,学校被撤消。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1972年10月,为加强公安干部的培训,经省委同意,恢复设立黑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隶属省公安局。其后又两易其名(黑龙江省政法干部学校,黑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期间在1975年还承担起培训法院干部的任务。
1978年10月,根据国家计委、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粮食部联合下发的32号文件《关于在各级公安干校增设中专班的通知》精神,经省计委、高教局批准,开设中专班,对外称黑龙江省公安学校。由此,学校开始了学历教育的历史。1980年9月,根据上述四部一委《关于设立各省、市、自治区人民警察学校的联合通知》精神,黑龙江省公安学校改称黑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1984年至1989年,开办痕检、刑侦专业专科班,为以后开展高等教育积累了经验)。干校、警校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学。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校史馆1998年4月,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经省政府批准,黑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与黑龙江大学合作办学,组建成立黑龙江大学警官学院。
2003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撤消黑龙江大学警官学院和黑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成立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作为承担在职民警培训任务的黑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仍予以保留。2003年10月,校址迁至哈市利民开发区。
学院60年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公安部、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原公安部部长赵苍璧、副部长王文同,原省委副书记周文华,副省长靖伯文、卫之民、陈云林、戴漠安、王佐书,现任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黑龙江省省委副书记杨光洪,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杨焕宁,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王东华,公安部纪检委书记祝春霖、公安部政治部人事训练局局长孙建国等以及历任省公安厅厅长都曾到校视察。2004年9月27日,全省公安系统大练兵汇报演练在学院举行,原省委书记宋法棠、现任省长张左己以及省委常委、省人大、省政协、省政府的领导到学院出席大会,并听取了学院领导的简要汇报。各级领导都对学院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大力支持。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60年来,为了表彰学院在在政法以及公安战线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党和政府给予了学院较高的荣誉。椐不完全统计,自1982年以来,学院先后有1人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4人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称号;1人被授予全省模范教师称号;1人被授予全省端正党风先进个人称号;1人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21人被授予全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5人荣立个人二等功;37人荣立个人三等功。1988年,学院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同时,学院的学生也在公安和教育系统举办的各项活动中不断取得佳绩,为学院赢得了荣誉。椐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学院代表队在全省公安系统军用枪射击比赛中,先后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三名,2名学员获得个人总分第一名和个人速射第一名;在全省中专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先后获得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二名,第三名;在首次哈尔滨市大中专院校军事训练汇报大会上,获得第二名;在全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获得高职高专组男子团体第二名,团体总分第三名;在全省首届演讲大赛中,获得大学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学院团委在团省委组织的首届“希望杯、建功杯、创业杯”竞赛中,夺得“希望杯”,并两次被团省委授予全省“五四”红旗团组织称号; 1986——2005年,学院团委多次被省公安厅授予先进团组织称号。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学院编制360人,实有312人,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兼职教师5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53 人,中级职称的有3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31人,“双师”型教师49 人。形成了以高中级教师为骨干,中青年教师为主力的多学科、多门类,整体素质良好,结构日臻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现设侦查系、治安管理系、公安科技系、警务战训系、法律系、公安基础教研部、马列主义教研部、现代教育中心8个教学机构,开设刑事侦察、刑事技术、交通管理、治安管理、警察指挥与战术(公安特警)、信息网络安全监察6个公安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工作、法律事务、安全管理与现代文秘、公共安全管理(保安)、计算机网络技术6个非公安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达4219人。此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还在学院设立函授站,为学生和全省的公安民警提供本、专科学历教育。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学院目前拥有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拼搏向上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6名,其中中青年教师占60%;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184名,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1名,占专任教师22%,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33名; 高级职称人员53名,占专任教师28.5%,中级职称31名,中级以下102名。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官59人,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学院根据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办出职教特色的要求,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建设作为重点。目前学院有“双师型”教师49人,占专业教师的26.3%,其中最为特色的双师型教师多为律师、特邀侦察员、裁判和司法鉴定人、心理咨询师,“双师型”教师正成为学院教学与科研的骨干。我们将实施强有力的师资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将破格提职,物质上给予奖励。对不能较好地完成自己职责的教师将逐步淘汰。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学院现设侦查系、治安管理系、公安科技系、警务战训系、法律系、公安基础教研部、马列主义教研部、现代教育中心8个教学机构,开设刑事侦察、刑事技术、交通管理、治安管理、警察指挥与战术(公安特警)、计算机网络安全监察6个公安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工作、法律事务、安全管理与现代文秘、公共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6个非公安专业。此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还在学院设立函授站,为在校学生和全省的公安民警提供本、专科学历教育。学院办学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形成了以治安管理、刑事侦查、公安特警、刑事科学技术、法律事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骨干,带动全院各专业共同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学院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进行办学合作与学术交流。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学院依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及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建立了一整套完善、严密、运行良好的课程体系。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学院现有用于教学的计算机383台,分布于六个机房。主要用于全院共同课的实验教学、实训以及计算机专业教学,完全能满足教学和实训的需要。公安科技系现有实验室2个。一个是照相实验室,一个是痕文检实验室。设备有胶片相机62架,数码相机5架,黑白暗房设备8套,翻拍箱11个,彩色冲印设备1套,比较显微镜6台,体视显微镜11台,现场勘查箱30个,“502”胶重显箱1台,静电吸附器20台,文件检验仪2套。以上设备基本上能满足教学需要。为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正在进行设备填充。
学院设立一所驾驶学校,训练用汽车11台,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获得驾驶证,满足其以后实际工作的需要。学院设有现代化教学中心,负责全院的网络建设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目前全院有大、中、小多媒体教室20个,座位总数3708座。另有供在职民警培训用多媒体教室4个,座位总数800座。这些教室全部装备有数字影音传输控制系统和数字实物展台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所有多媒体教室与全院校园网联接,实现各教室之间,教师计算机与教室等全部在网设备和场所的实时影音资料互动互享,既能独立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也能够把任意多媒体教室联动在一起组成主从教室,同时还能通过校园网收看卫星电视节目,从而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的灵活性。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学院还设有语音教室3个,座位数210座。设备型号是卓超DN3型数字多媒体语音教室,是国内较为先进的。每个座位配有显示器和数字互动设备,可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也可自主调用主机练习及测试题库进行训练,系统可自动给出成绩,并对学生指导。今后五年,学校将在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投入资金,进行汽车构造与检测、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审讯(测谎)、心理学、安全技术防范、音像资料室、模拟指挥中心、模拟法庭、水上训练馆等基础实验室、重点发展专业实验室、特色训练场建设。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完善设施设备的功能配套和强化实验室、训练场信息化建设;还要继续加强各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进一步满足示范性职业学院教育的需要。同时,大力推行公学结合、校局合作的培养模式,与基层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妥善安排学员教学中的警岗一线实习,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目标是:力争将审讯(测谎)实验室、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实验室、安全技术防范实验室等建设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2001年经省计委批准,学校已在哈尔滨利民开发区购地960亩(占地面积在全国公安院校中名列前茅);总建筑面积106410.65平方米,其中;教学楼20000平方米,多媒体阶梯教学楼6464平方米,实验楼6018平方米,图书馆6628平方米,体育馆6000平方米,射击馆1926平方米,办公楼4123.80平方米,干训楼9814平方米,学生宿舍31419.05平方米,学生食堂6020平方米,洗浴中心1363.56平方米,医院1368平方米。还有单身宿舍 、服务中心、车库、变电所、锅炉房等建筑5266.24平方米。露天场地96936平方米,其中田径场地30000平方米,球类场地13300平方米,器械场地1416平方米,障碍场地800平方米,汽车训练场地50000平方米,露天音乐广场2500平方米。学院现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射击馆2个,一个是供实弹射击训练、一个是实战仿真实弹训练,可供大型专业比赛用;散打体能训练馆2个,按香港警察学校图纸设计的全国公安一流的仿真查缉战术训练馆;室外篮球场16个;室外障碍场地2个;室外战术场地2个;沙坑训练场地2个;还设有室内游泳馆、室内篮球馆、室内网球场、400米田径场,反恐训练的攀登楼等。学院实训场所齐全,设施相对完备,这些场馆能完全满足学院学生在体能、特殊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要求,也可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姓名 | 职务 |
杨彤勇 | 人民警察训练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院长) |
杜清泉 | 人民警察训练,中心党委副书记 |
蓝筠 | 人民警察训练,中心副主任(副院长) |
徐可 | 人民警察训练,中心副主任(副院长) |
陈东 | 人民警察训练,中心副主任(副院长) |
于强 | 人民警察训练,中心副主任(副院长) |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各省市录取分数线相关参考链接:http://gkcx.eol.cn/schoolhtm/schoolSpecailtyMark/2193/schoolSpecailtyMark.htm
警训中心举行第89期警衔晋升培训班结业式
警衔晋升培训班结业式2013年10月25日上午黑龙江省公安厅人民警察训练中心隆重举行本年度第七期(总第89期)中级警官警衔晋升培训班结业式。会议由民警培训部主任王洪斌同志主持。中心党委副书记杜清泉同志到会并讲话。民警培训部副主任杨占友、杨海涛,带队队长及全体参训学员参加会议。
杜清泉副书记代表中心党委对学员们晋升更高一级警衔表示祝贺。会上还表彰了学习成绩优秀、纪律作风严谨的9名优秀学员干部,48名优秀学员以及13名积极参加学员上讲台活动优秀学员。
当年的就业率不怎么高,第二年会好一点,本人就是这学校毕业的!
大学本科到研究生一直在这里读书,毕业后留校工作,学校秉承一切以学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