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学校大全齐齐哈尔大学大全齐齐哈尔黑河学院

齐齐哈尔黑河学院

  • 地址:
  • 电话:
  • 邮编:161000
  • 网站:
点击查看“齐齐哈尔黑河学院”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黑河学院坐落于素有祖国北疆明珠之称的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我国境内唯一的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黑河学院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黑河师范专科学校,后经历了黑河师范学校、黑河师专筹备处、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黑河分校、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几个发展阶段。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了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黑河学院。

建校54年来,黑河学院为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本、专科毕业生,为祖国北部边陲的开发与建设,为边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办学规模

学院现设有15个院系、33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下设俄罗斯研究所、中俄比较教育研究所、黑龙江流域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和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学院占地面积4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藏书7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700万元。

2013年教育部批准新增加专业: 社会工作,商务英语,通信工程,书法学。

学院现有学生8000余人,其中,俄罗斯留学生81人;其中专任教师483人,教授、副教授155人,具有博硕学位教师260人,外聘国内外优秀教师84人,特聘客座教授36人。随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教师队伍中的博士生、硕士比例将不断增大。

学院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注重专业设置的合理布局,各种教育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教学实践。数年来,学院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国家级、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56项,公开出版的著作、主参编教材40余部,工具书5部,发表各级各类论文400余篇。

办学理念

黑河学院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态势正在不断更新着高校的办学理念。作为边疆的一所大学,黑河学院积极倡导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依托与俄罗斯一江之隔的独特地缘优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引进并充分利用俄罗斯高校优质教育资源。

相继与俄罗斯十几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办学、互聘专家、互派教师、接收长短期留学生和实习生、科研项目合作、学术交往、联办学刊、联办学术研讨会等教育教学与文化交流活动,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俄语、美术、音乐等合作办学专业常年聘请俄罗斯外教授课,形成学院的特色专业,走出了一条边疆高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批准黑河学院开展“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当前已有在校生近400人。首批63名学员在完成了国内的课程以后,已经被送到俄罗斯的合作高校继续学习。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如今又启动了中俄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

师资力量

学院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705人,其中专任教师443人,已取得和在读博硕研究生22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61人。学院不断加大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力度,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同时聘请国外著名学者和知名教授担任客座教授,使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当前学院外聘国内外优秀教师近100人,特聘客座教授36人。在美术专业,专门聘请俄罗斯功勋画家、人民艺术家来学院授课。在音乐、俄语、英语等专业也常年聘请外教授课,进一步充实了学院的师资力量,形成学院的办学特色。

学院图书馆藏书7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700万元。学院与俄布市国立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远东高教学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管理机构

党委(校长)办公室 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处) 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团 委 宣传统战部

工 会 教务处 科研处

财务处 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 外事处

保卫处(武装部) 招生就业处 后勤管理处

基建处 审计处 离退休工作处

资产管理处

联合教学

黑河学院学院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重点支持、指导和监督的中俄教育合作执行计划中的“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单位。自1989年开始,学院与俄罗斯十几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俄罗斯诸多高校广泛开展了合作办学活动,中俄联合办学与教育交流已成为黑河学院办学的突出特色。从2005年开始,学院相继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阿穆尔州国立大学、远东国立农业大学、哈巴罗夫斯克文化艺术学院、远东国立社会人文学院、共青城国立工业大学、阿穆尔州国立人文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

学院设立了俄罗斯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艺品艺术设计、美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业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体系程序保障、钢琴舞蹈等11个本科专业;采取“2+2”、“2+3”和“1+2+2“的培养模式;学生完成联合办学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由学院统一到教育部办理认证事宜,国家教育部承认该学历和学位。

校徽校训

“明德”取自孔子《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指办高等教育要以德育为首;在德与才的关系上,要以德为先;2004年中央下发16号文件及2006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指出,高校的培养目标要以德育为先。“明德”,意指彰明美德,就是告诫师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优良品德。

“笃学”是专心好学。指学风、校风。要求学生踏踏实实、一心一意的学习, 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要求教师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育人,要不断提升自我业务素质,在学习型环境中提高教学水平。

“励志”是振作精神,追求远大的理想,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理想,我国古代叫做志。有志,就是有理想;没有志,也就是没有理想。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志,就是人们立下的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下定的决心。激励师生员工要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志向,要积 极向上,不畏困难。

“求真”的含义,是要努力探索知识的规律、性质,努力进入一种知识的文化境界,实现对知识的“人化”,达到知识与人的统一;要求师生具有崇尚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老老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

“ 明德 笃学 励志 求真”是说办大学要以德育为先,要有认真好学的态度,要不怕困难,勇于向上,要实事求是,敢于追求真理。

学院院歌

作词:温立胜,朱宏岩

作曲:刘士杰

在美丽富饶的黑龙江畔

有我可爱的黑河学院

它是知识的殿堂,它是人才的摇篮

激情燃烧的理想,从这里启程杨帆

奋力拼搏就是青春最美的诗篇

黑河学院,黑河学院

爱国敬业,志存高远

教书育人,师表风范

求实创新,开拓发展

黑河学院,黑河学院

奋斗不息,永远向前

在美丽富饶的黑龙江畔

有我可爱的黑河学院

它是知识的殿堂, 它是人才的摇篮

中俄合作办学,是学院的特色

素质教育,擎起了校园春色一片

黑河学院,黑河学院

勤奋耕耘,赤诚无限

科教兴国,任重道远

民族复兴,冲锋在先

黑河学院,黑河学院

再创辉煌,奔向明天

奔向明天

办学成果

黑河学院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了国家级、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56项,升本以来,黑河学院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国家级、省级立项的科研项目99项,公开出版的著作、主编教材71部,发表各级各类论文936篇。

黑河学院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的创建工作。学院曾荣获“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五四红旗团委、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就业前景

黑河学院黑河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将就业意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院领导班子把改革创新作为学院发展的第一要务。依托地缘优势,彰显办学特色。

党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确立了把黑河学院建设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边疆特色的教学型、多科性综合院校”的发展目标,经过几年的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历届毕业生以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博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与好评。学院最近几年的就业率都达到了80%以上,部分专业达到100%。

发展规划

黑河学院学院按照“科学规划、深化改革、加强建设、规范管理、突出特色、保证质量”的思路不断推进学院的发展。科学规划,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深化改革,即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学科专业发展为龙头,深化学院的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特别是要在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上下大力气。

加强建设,即按照现代本科大学的要求,加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学风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建设,继续完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规范管理,即按照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基本任务的要求,做好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以及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突出特色,即充分利用学院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和俄罗斯的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俄语、艺术等特色专业,打造专业品牌,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同时不断地完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提高办学质量。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6-03-14 10:19:02发表

    这是一所公办学校,收费也挺合理的,最重要的是教育方案很好!支持

  • 匿名
    2016-03-14 03:14:43发表

    我们的图书馆必须要顶阿,今天又在里面窝了一天。本科喜欢在主楼自习,研究生反而喜欢来图书馆自习,尤其喜欢科技阅览室和社科阅览室,离厕所打水地方都近,而且随时看阅览室的书,好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