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基础设施
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于2004年12月正式组建。下设教育系、传媒系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共有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新闻学、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五个本科专业,隶属教育学、理学、文学三大学科门类。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7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25人、讲师14人、助教1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50%。近年来,教育与传媒学院的教师在不同的岗位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学院现有校级精品课1门——心理学;校级优秀课2门——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校级重点建设课4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论、新闻学概论、现代教育技术学。学院建有校级实践中心1个,下设心理学综合实验室、线性实验室、网络非线性实验室、电声实验室、演播厅、专业基础实验室、微格教室,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20多万元;新建图书阅览室1个,新购图书4000余册,常年订阅各类报刊20余种;建有20多个校内外实践、见习、实习基地,可以充分满足学生专业实践活动的需要。教育与传媒学院以“夯实专业基础,融会文理精华,提升教育品位,注重实践创新”为学院发展特色,在教学工作中突出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强化专业理论的应用性、培养专业岗位的适应性、提高专业人才的竞争性,努力在“课程化、全程化、职业化”的实践活动中全力打造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教育与传媒学院下设教育学系、教育技术学系、应用心理学系、广播电视新闻学系、新闻学专业教研室和一个实践中心。拥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教育学、文学三大学科门类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55人,教授、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4人。同时根据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聘请了一些相关单位的资深人士作为客座教授,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等。学院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拥有省内高校首家投入使用的新奥特真三维虚拟演播系统,大洋非线性系统,数字影像实验室,微格教室,数字音频实验室,电视电声系统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心理测试室,心理咨询工作室,演播厅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500多万元。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建有校园网络实验电视台,校园广播实验台,心理咨询室等,同时与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齐齐哈尔电视台、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齐齐哈尔日报社、齐齐哈尔新闻网、大庆晚报、齐齐哈尔部分中小学校、特教学校等校外20多家单位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2009年9月,我院与齐齐哈尔电视台合作的《青春校园》栏目开播,开创了省内高校由大学生独立制作的节目在电视台播出的先河,这也是省内各大电视台中首个实现制播分离的节目。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年来,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70多篇,被CSSCI收录的论文11篇,承担多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000余名,学院以"夯实专业基础,融会文理精华,提升教育品位,注重实践创新"为办学理念,在教学工作中突出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增强专业理论的应用性,培养专业岗位的适应性,提高专业人才的竞争性,在"课程化、全程化、职业化"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学院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毕业生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肯于吃苦,乐于奉献,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专业
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培养具有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新闻采访、写作、、评论、摄影、策划、编导、制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宣传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从事、记者、媒介经营管理、音像策划、广告制作等素质的现代传媒人才。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播音与主持、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新闻道德与法规、广播电视概论、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等。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在各类媒体上发表了大量新闻稿件院标院标,为学校新闻网制作多部新闻专题片,并与学校新闻中心合作对校内外大型活动进行了网络直播。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强化、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毕业生就业市场空间广阔、求职选择多样、就业态势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的研究、各级各类媒体的和记者、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出版策划和广告制作等工作。教育技术学专业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通过调整专业选修课,与用人单位合作等方式,力争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将课内实践、综合实践、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贯穿于四年的学习过程之中;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是该专业追求的目标。主要课程有,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媒体理论与实践、学与教的基本理论、远程教育基础、教育项目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5人。专业以理论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可成为教育工作者――胜任现代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也可成为媒体设计师――能在教育机构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策划、制作、应用与管理等工作。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培养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人文精神、社科知识,具备从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节目摄制、编导及媒体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下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媒体文艺创作两个专业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口语基础、中国文学、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播音与主持、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广电新闻评论、电视摄像、广电节目与制作、影视艺术概论等。专业现已引进多台、套先进仪器设备,建成电声实验室、虚拟演播室两个专业大型综合实验室;与7家电台、电视台签订了长期合作意向,拥有6家校内实践基地。学生毕业后,主要到新闻传媒和文化传播机构从事新闻采编、节目摄制、文艺创作、编导和管理工作;也可到出版、文化宣传、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播音、新闻采访、综合类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播音文体与语体、播音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教育、影视媒体、旅游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栏目策划、节目制作、新闻采编、文化艺术管理等工作。教育学专业
教育学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教育学科的教学人员、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中小学教育科研人员、学校心理教育辅导人员、教育咨询与指导人员、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者、教育新闻工作者等。教育学专业设有教育管理与研究、教育应用四个专业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教育通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德育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中外教育史、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学前教育学等。该专业现有教授、副教授1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人,博士4人。专业发展坚持"强调应用,注重学术,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特色。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专业图书室、微格教学系统等为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研究、教育行政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可到医疗卫生、公安司法、社区及企业等部门从事教育与培训工作。应用心理学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下设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人才测评与人力资源开发两个专业方向。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测评与人力资源开发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人才测评、人才评价与潜能开发、市场调查与预测、宣传与策划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学史、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测评技术等。该专业现有心理学综合实验室、心理咨询中心两个专业实验室、实训室,拥有包括心理生理反馈仪、心理实验台、PES心理实验系统在内的各种心理实验仪器,为专业学生领会课程内涵,形成心理学思维方式,搭建了心理实验、心理咨询实训平台。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儿童成长引导、企业人力资源及人才测试、潜能开发、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另外,学院于2012年招收学前教育专业。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相关新闻
还不错嘛,以后升本的话也比一般的师范要快一些,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三本的学校都差不多,能上二本肯定不会来咨询三本。好学校和坏学校的差别就是学生的好坏。没考好不想补习,我感觉学艺术的走三本,这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