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学校大全齐齐哈尔大学大全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

  • 地址:
  • 电话:
  • 邮编:161000
  • 网站:
点击查看“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院概况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具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学院依据“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书育人,学生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学校及市政府多项奖励。

学院下设中文、历史、戏剧影视文学三个系,一个大学语文教研部,有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历史学(师范类)、历史学(文物保护专业方向)和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为省重点专业,历史学为校重点专业;有省级精品课2门,校精品课2门,校优秀课5门,校重点建设课9门。

学院现有文艺学和中国史两个学科硕士点,一个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心,教育部所属的“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常务办公机构设在中日关系史研究中心,齐齐哈尔市语言文学学会常务办公机构设在中文系。

学院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8人,硕士生导师1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1人。

学院注重学术,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邀请省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来院讲学。科研成果丰硕,水平逐年提高;主持省、市厅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核心期刊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获省、市厅级奖励34项。

教学图片

学科专业

中国史

中国史学科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形成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三个二级学科方向,现有成员26名,教授10名,副教授6名,讲师1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2012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编著40余部,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0余项。

本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动态,能够熟练地使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学术交流,具备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创新和分析能力,以及相应职业技能的历史专业研究人员和教师,以及其他思想教育方向的理论工作者。

研究方向:

1. 中国古代史

学习和研究从远古至公元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社会漫长的发展演进历程,旨在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批判的态度吸收东西方史学所长,力求上进,兼收并蓄,总结中国历史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重点探讨先秦、辽金和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历史。

2. 中国近代史

学习和研究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期历史,旨在探讨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以及先进的中国人在这一时期为民族独立和近代化进行的艰辛探索的历程,深刻地阐明近代中国数次变革和革命的原因、性质、结果及影响,以及为后来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奠定的基础。

3. 中国现当代史

学习和研究从1919年至今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将中国现当代史置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广阔背景下,注重揭示它与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相比较的特色和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因素,着力揭示该时期中国广义的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

文艺学

文艺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成员14名,教授5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其中硕士生导师5名。几年来,在《光明日报》、《江汉论坛》、《中国文学研究》、《北方论丛》、《学术交流》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

学科下设三个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方向:该研究方向以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潮、文学理论、批评方法为研究对象,注重借鉴、吸收西方现代的文艺理论、方法,以现代的理论视角来审视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2、文艺美学研究方向:该研究方向以对美学、文艺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的研究为基础,着重研究文学文本阐释问题,突出文本多元解读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研究。

3、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研究方向:该研究方向以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女性文学创作与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及女性文学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不同于西方的女性文学理论及创作的特点。

文艺学硕士点主要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出版、文化管理等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始设于1958年,是学校设置最早的专业之一。主要培养具备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文化宣传、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文秘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现设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培养方向,研究领域广泛,实践性、应用性强。现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齐齐哈尔大学重点专业,文艺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副教授18人,硕士导师6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

该专业拥有网络平台、图书资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条件,在秉承师范传统,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形成了特色。50多年来,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培养出各类人才近8000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国内外知名学者、政府官员、中学特级教师、著名企业家、各级电台、电视台主持人、等,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历史学专业

始设于1958年,是我校设置最早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走开放、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坚持重知识传授,更重人格培养;重能力锻炼,更重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为特点的专业特色;主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厚重的人文底蕴,良好个人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历史学专门人才;该专业现为校重点专业,中国史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4人。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高、中等学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也可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宣传、管理等工作。

历史学专业(文物保护方向)

为适应国家文物事业的需要而设立,主要培养从事文物保护的专门人才。从注重历史文化、发掘地域文明、弘扬文化传统、提高民众文化素质这一时代要求出发,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较高素养,具有现代化理念,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比较全面的历史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基本知识,掌握文物保护方面的基本技能,能进行一般的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从事博物馆保管、布展工作的综合性人才。本专业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考察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到文物管理部门、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考古及文化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与历史文化建设、文物保护、简单考古发掘、地方文化建设、地方志等工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为了适应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需要,在学院拥有50年办学历史与雄厚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而设立。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影视文学基础理论及影视、戏剧等作品创作编写能力,能在剧院(团)、电视台、电影厂、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写、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师资强,结构合理,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和多年指导戏剧、小品创作、表演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好专业科研基础。专业聘请了著名编剧、策划作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以加强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本专业与黑龙江省电视台、齐齐哈尔电视台、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大庆电视台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和发展机会。

院级社团

1、嫩水文学社嫩水首届成员

嫩水文学社是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下属第一个文学社,由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文学爱好者组织建立,创办于2012年04月20日。以培养、塑造同学们的审美情趣为方针,以为文学爱好者创造展现自我、飞扬文思的平台为目标,以促进我院优良院风的建设为载体,以支持大学生文学创作,发现、培养文学新星为基础定位及发展方向,面向我校文学爱好者出版文学刊物,举办文学活动。

2、致和书友会

3、启明星国学社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